2020-11-10 09:07:22
225
自進入七月后,PO價格成功沖上10,000元/噸大關,但進入七月隨著金陵亨斯邁裝置投產成功,下游廠家在淡季時對于高價位的抵觸心態以及在新產能投放對市場利空心態的提升導致PO價格回落至9,900元/噸附近。
雖然北方裝置的檢修導致的庫存低位稍有提振市場,價格小幅上漲回到10,000元/噸的價格區間內,但是下游聚醚廠家抵觸意愿強烈,價格續漲承壓,再加上下游正處淡季,價格基本穩定持續到七月底。
經過了一個平淡而又炎熱的夏季,PO價格看著似乎就要這樣穩定下來,下游廠家對于此時價格高位仍有抵觸,場內有新產能投放,現階段價格支撐主要是由于裝置檢修和北方環保監察較嚴導致的供應不足。
當檢修完成以及國家第三批環保督查結束后,價格會有所回落,因此多為觀望態度,準備待價格降到低位后再進行采購。
進入八月,價格并沒有出現意料中的下行,反而價格一路上漲。之前聚醚廠家由于價格長期平穩,庫存量并不高,大部分剛需時才從PO廠家下單。此時聚醚廠家在7月供應端不足期間就呈現庫存低位的情況,大部分交付短期訂單為主,價格基本穩定。進入8月后,隨著訂單的增加,廠家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價格自然也隨著供不應求的情況隨之上調。
究其背后原因,有表觀原因也有深層次原因,多個因素相互影響導致了現在的市場情況。
首先表觀原因,從直接原因看在供給端不足的情況是裝置檢修以及環保監察兩個原因綜合導致的,但是這兩個原因在7月也同時存在為什么在進入了8月價格才開始上漲,背后的驅動因素是環保督監察的轉移。
在7月中央環境監察組主要集中在東北以及華北地區,山東地區主要是省級環保監察為主,影響并不是非常大。在8月9日第四批中央環境監察組進省,從前三批的環保監察力度來看,整個山東地區的PO廠家將會有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光(山東地區PO占了全國一半以上的產能),況且在山東的PO裝置生產以氯醇法為主,而氯醇法的廢水排放量單耗可達50噸左右,為了應對環保監察,大部分廠家調低了自己的生產負荷,這個情況無異于在市場原本就供不應求的大火上澆了一把油,8月10日價格出現了近500元/噸的漲幅。
除了這表觀上的原因外,往深處探究我們可以發現,為什么此前下游對于高價位較為抵觸時候價格可以穩定在10,000元/噸附近,現在卻又不管用了呢?謎題最后的鑰匙是新的增長點的出現。
通常PO價格主要是受聚醚的影響,而進入八月PO的第二大下游碳酸二甲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DMC開始大放異彩,DMC作為綠色材料,在作為汽油添加劑、在生產中代替光氣生產異氰酸酯或者還可用作農藥、醫藥、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和香料的中間體等等。DMC作為綠色化學品在現階段的環保收緊的情況下需求量陡增,同時價格也在大幅上調,自七月至今漲幅1,500元/噸左右。
再加上軟泡江蘇長華的投產,對PO的需求量增加,進一步炒熱了價格上漲的氣氛,而且廠家在采購中有買漲不買跌的情況存在,現階段,價格在持續上探過程中,廠家訂單火熱,下游拿貨困難,進一步拉漲了價格,即使聚醚廠家成本壓力較大,但是隨著金九銀十即將到來,采購備貨剛需存在預期,在恐漲情況下,聚醚廠家訂單積極。
在環保趨緊的情況下既影響了廠家的開工率,又拉高了環保材料DMC需求量,一表一里帶動PO價格上漲,下游廠家剛需提貨難度加大,在后面采購旺季存在情況下,有出現剛需囤貨和恐慌性上漲的可能。
在此我們大膽預測,在第四批環保監察組進駐期間,PO價格關鍵點在供應量能否出現提升,倘若吉林神華共氧化法能夠開工并正常生產,PO價格能夠得到暫時的穩定,波動空間不大。但是如果在這期間神華裝置不能如愿開工,PO價格可能后續會有繼續上漲的空間,預計在此情況下后期可能會有1,500元/噸左右的漲幅空間。